攻略

顾海良:90年前,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上海首次专门研讨

  • 来源:百度新闻
  • 时间:2023-06-01 00:55:53

中国走向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和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早在90年前,中国思想界在上海的《申报月刊》上有过一次以“中国现代化”为主题的专门研讨,在世界近现代思想史上,这可看作是迄今已知文献资料中首次出现的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专门研讨。

5月30日在京举办的“守正与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十年发展研讨会”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就在主旨发言中谈到这一话题。他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讨,要注重思想史的研究。从思想史角度看,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思想界有过三次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有影响的论争。


【资料图】

第一次论争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之时,就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作出探索,成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问题的最初思考。在“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激烈论争中,李大钊、杨明斋、恽代英、瞿秋白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家们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历史性质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以工立国”,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问题作出科学回答。

第二次探讨是在1933年7月,爱国报人史量才创办的《申报月刊》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探讨。研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什么几个先决条件”;二是“中国现代化当采取哪一个方式,个人主义的或社会主义的?外国资本所促成的现代化,或国民资本所自发的现代化?实现这方式的步骤怎样?”

“这是世界近现代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文献资料中第一次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专门研讨;也是中国思想史上标识为‘中国现代化’主题的第一次专门研讨。”顾海良说,这早于西方现代化研究起步的上世纪50年代初。

顾海良认为,在此次对中国现代化话语探索中,有三个观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对“现代化”话语内涵的理解,有撰稿者认为“现代化”不只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政治文化学术及社会制度各方面”。二是对中国现代化“先决问题”的探讨中,有撰稿者认为要避免“佛乘飞机”(全盘西化)和“手摇纺机”(安于小农的渐进主义思想)。这些观点深受中国共产党思想和理论的影响。三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式的‘中国现代化’的话语和主张”,有撰稿者鲜明地提出“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应当采取社会主义的。”

在《申报月刊》特辑中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众多探索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对当时思想界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话语的影响。从历史自觉上来看,无论是“中国现代化”话语,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等话语,都根植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这一丰润的思想沃土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进的精神。

第三次讨论中国现代化,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是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中,关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问题的论争。“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讨论地点都在上海,第三次讨论的地点在重庆,《新华日报》夺取了这个问题论争的主导权。”他说。

顾海良还提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不能切断思想史的联系。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解成中华民族志士仁人和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共同目标,才能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道理学理哲理,能在世界范围内增强这一“理论体系”的可感可信可行度。

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组织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本任务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实践,探寻中国之理。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方面全过程,集中提炼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体系化知识,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原创性和系统性。

专家学者还充分肯定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十年来取得的经验成就,认为该刊已发展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阵地。希望继续引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积极孵化高校有组织科研的优秀成果,奋力走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第一方阵。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本文作者:肖彤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